close
「石圍牆」是現今公館鄉石牆村的舊稱。
清嘉慶22年,村人為抵禦平埔族人侵擾採石築牆,經吳琳芳等共同出資開闢莊園後當年建築之石牆,牆高7尺闊6尺,上面種植荊棘樹,石牆外側密植刺竹,刺竹之外再植一圈棘盤,如此一來外面的入侵者將難以進入。在四周用石塊疊成圍牆,「石圍墻」因而得名,時至今日,石圍牆已不復在,而這個村莊後來改為「石牆村」,但鄉民仍一直沿用「石圍墻」這個地名。
▲石圍牆
▲僅存的一小段圍牆就隱身在居民的田地旁
你得要開口問當地居民才找得到這約十公尺長的石圍牆
▲石圍牆遺址?
「地震紀念碑」
民國24年的關刀山大地震讓苗栗受創嚴重,位在公館的石土墻村因位於震央(這件事鮮為人知)死傷慘重,為了紀念傷亡,石土墻村特地建造了這座圓形紀念碑,由經驗豐富的雕製師傅,以一整塊石塊磨整而成,相當具有紀念意義。
▲紀念碑的碑文
▲石母祠,與一般的石頭公信仰不同,相當有特色..
這裡可以說是石牆村兒童的守護神呢!!
揆一樓是石牆村的信仰中心,建於嘉慶九年(1804年),本為墾首吳琳芳的家廟,且是供奉關聖帝君,道光27年(1847年)增祀文聖孔子,光緒33年(1907年)更名為「揆一樓」。因廟中祀有文聖孔子、武聖關公,廟名引自孟子離婁篇中「先聖後聖,其揆一也」之句,取其文、武二聖,其道一貫之意。
◎ 如何去:
中山高到苗栗公館交流道,走台六線往大湖方向過公館市區約3公里,接近台六線里程24公里牌面前紅綠燈右轉即是著名的「福樂麵店」,繼續往前走到底右轉,即是石墻村的揆一樓,至於石圍牆遺址可能要再問當地人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